融通基金张一格:注重债市风险防范,寻找结构性机会|天天热消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实习生杨亚晨 深圳报道
【资料图】
12月14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易方达基金特别支持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2年会——基金业年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隆重开幕。
对于2023年整体市场宏观经济,融通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张一格在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2年会——基金业年会上表示,系统性风险大为缓释,从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转变将成为最大看点。
在系统性风险方面,张一格认为,2022年宏观经济面临的三大风险大为缓释,包括房地产风险、新冠疫情延续风险以及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和政策错位的风险。
首先,作为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房地产在2022年处境艰难,也对经济造成冲击,直至今年9月末,政府出台了全国性的房地产政策,随后“三支箭”的房地产政策大大提升了市场信心。
其次,随着近三年新冠疫情的持续发酵,居民和政府的储蓄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消耗。不过随着近期20条的出台,新冠疫情的防控政策的精准化,可以预期,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在未来会大大降低。
最后,在中美政策错位以及外围经济影响方面。2022年初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剧烈加息,将对我国经济带来影响。而近期,美联储对12月份的加息表态和语气都趋于舒缓,国内货币政策应对海外政策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
因此,张一格表示,2022年初所预期的中国经济三大风险尽管有所发酵,但随着经济与政策应对得当,三大风险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释,进一步发酵的可能性也趋近于零。
同时,张一格认为2023年宏观经济的最大看点是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
在他看来,无论是在2008年,还是2015年,中国历次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实效都很快。但本轮传导随着花费时间较长,见效较慢,这应归因于房地产风险与新冠疫情风险,以至于投放出的货币迟迟无法转化为宽信用或经济实体的正常经济行为。
然而,随着两大风险的缓释,张一格预测2023年有可能看到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见效。另一方面,纵观中国与海外的经济历史,促使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根本因素在于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具备相当大的增长潜力。在这个情况下,央行所投放出的货币将会转化成经济实体的行为,以及信用资产的配置。
对于2023年债券基金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张一格做了两个方面的提示:市场的结构性风险与《巴塞尔协议III》相关的不确定性。
在市场的结构性风险方面,需要提防资产和负债在流动性上的不匹配风险。随着债券基金整体规模上升,为了追求收益,债券基金会进行相对高收益资产的配置,包括信用债、城投债等,其流动性并不高。而债券基金的负债端是高流动性的,债券基金需要随时应对赎回,于是形成了资产和负债之间的错配。在经济出现转向、负债大规模赎回时,资产在应对赎回和回应负债流动性上存在困难,这可能对市场有较大冲击。
在《巴塞尔协议III》的执行方面,张一格表示,尽管市场预期其可能推迟至2024年执行,但《巴塞尔协议III》的执行是相对确定的事件。在这个前提下,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化,基金对此也应提前布局,防止短期内受到剧烈冲击。
展望未来,张一格认为2023年债券市场将迎来三大机会。
第一是短债市场。随着中短债市场调整,短期债券的收益率大幅提升,许多短期的AAA评级债券达到了3%以上的收益率。张一格预期,信用风险不大、信用资质好、期限短的债券,在2023年会给投资组合和投资人提供绝对收益的机会。
第二是现实和预期差的机会。回顾今年债券市场走势,三季度之前,市场只对现实定价,对于经济的预期并不愿意定价,出现刺激性政策时,债券市场也往往反应平平,整体收益率不断下行。而四季度以来,市场逐步转向对于预期定价,而对现实不定价的状态。即使经济数据相对较差,市场的关注点也往往在经济政策,例如防疫政策调整、房地产政策等方面,于是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张一格认为这种现实和预期之间的博弈会一直存在,尤其在经济转换期或拐点期时尤为激烈。2023年,如果债券市场预期走在前面并且差距较大时,债券市场将迎来一些阶段性机会。
第三是可转债市场。近年来可转债不断扩容,受到市场关注。今年可转债市场随着股票市场一起下跌,其当前的估值处于历史非常高的水平,受到了一些质疑。张一格认为,看可转债的估值时,不能只看到溢价,也要看它对应的正股估值。在当前的股票市场,以沪深300、上证50为例,股票市场的相对价值远高于债券相对价值。这意味着当前股票市场估值处于低位,相对比较有价值。因此,叠加上正股的估值回归,可转债的估值水平并不算高。另一方面,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的过程中,受益于宽信用和股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可转债市场也会有所反应,表现出较强的收益。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璟
-
融通基金张一格:注重债市风险防范,寻找结构性机会|天天热消息
-
前沿热点:8年清空300亿、在美买下上亿资产,潘石屹这下彻底跑掉了
-
天天实时:中航光电与西安交大成立“未来技术创新中心”
-
环球视点!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
黄山胶囊回应是否受托生产连花清瘟:暂无相关考虑:最新消息
-
京东科技数字城市群副总裁蒋凡:数智化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
-
【新要闻】顾家家居: 顾家家居独立董事关于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
汇金科技:公司运用活体检测算法及其他关键技术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家银行客户运营、信贷、理财等远程金融业务场景中_重点聚焦
-
明星的同学聚会,这差别也太大了,好像隔辈人|环球速讯
-
ST三圣12月12日涨停分析:世界看热讯
-
读取5000MB/s 2TB PCIE4.0 SSD仅售699元
-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架AG600M广东珠海首飞成功
-
收藏!肿瘤患者要不要打新冠疫苗?一文读懂
-
天津购买四类药品不再实名登记!恢复网络销售!
-
环球微速讯:渣打警告明年或出现八大意外:美联储降息200基点 油价遭腰斩
-
深圳市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 跨境电商成为外贸新引擎
-
2022年新加坡知识产权周中文分会场活动举行
-
西盟人社部门走访慰问多家企业 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
“618”露营热凸显 运动户外用品同比增长662%
-
已完成备案 力盛体育进军大体育行业又落一子
-
6月LPR按兵不动 本年内或仍存有可下调空间
-
618带动消费热度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再次扩容
-
陕西太白一金矿巷道涌入泥石流事故致4人死亡
-
福建莆田集中医学观察人员“清零”
-
14天内有二连浩特市旅居史来(返)海口人员需凭核酸检测阴
-
卧冰拍摄珍稀野生动物获赞千万:60岁斜杠大爷学摄影出名了
-
从京东副总裁到渐冻症患者:人生中场 他开始生命的抗争
-
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 局地降温可达14℃以上
-
名校硕士开摩的,积极人生何谈“浪费”
-
大风+寒潮!北京双预警生效中 北风劲吹需防风保暖
-
如果人间真有花花世界,一定是在这儿……
-
30分钟190元 “一日男友”游走在灰色地带
-
“我们的太空家园一定会越建越好!”
-
为什么要“探日”
-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